淄博新聞網(全媒體記者魏廷寶 通訊員 陳光奇)看山賞水,是野外旅行的樂趣所在。山如缺了水,便沒了靈氣,少了趣味。
潭溪山潭多、溪多、瀑多,因此才頗具活力,也有了魅力。
走進潭溪山,看到的第一個景觀就是迎賓瀑布。這道瀑布具有鮮明的特點:高與寬。它的落差30余米,寬50多米,故人稱“魯中第一瀑”。因為高矗與寬闊,所以顯得格外雄偉壯觀。
此處位于景區大門的南側,層層巖石疊起了如壁直立的危崖,水流自山上奔至,順崖跌宕而下,在巖石間水花迸濺,如珠四散。崖下有小湖,碧水蕩漾,漣漪起伏;湖邊柳樹青青、細枝裊娜、隨風搖擺。崖上綠樹成林,茂密蔥郁。瀑下的湖與瀑上的林,安靜幽雅,在它們的陪襯之下,奔流的瀑布越發顯得熱烈澎湃。陽剛之美與婉約之美、奔放之美與靜幽之美,在這兒和諧地融為一體。
崖下湖中有“微形”小“島”,島上建有重檐石亭,鏤刻精細,古趣盎然。近旁有弓形小石橋,玲瓏別致。過小橋,坐于亭下,看瀑水飛湍,聽水聲嘩嘩,心曠神怡。
更美的景色是在冬日。天寒地凍之時,瀑水凝固成冰,動感十足的瀑水變成靜止的雕塑,各種自然形成的冰掛、冰花、冰柱,晶瑩別致、千姿百態。游人至此,無不驚訝、驚嘆、驚喜。
潭溪山峰高泉多,溪水常年不絕。夏秋之季,汩汩奔泄;冬春之時,涓涓流淌,各處溪水順山谷流下,在山跟處匯聚成潭。從山頂高處望來,潭四周山峰蜿蜒,似巨龍爭奔入水,故此處得名“九龍潭”。
九龍潭水碧綠如玉,鑲嵌在群山懷抱。水與山相依,一動一靜,一剛一柔,讓這兒充滿了無限風情。潭上有橋,一石橋,一軟索吊橋,一木橋,或曲或直,或寬或窄,皆橫臥碧水之上,成為九龍潭風景的一部分。潭邊楊柳松柏環繞,木屋、石屋、農家小院就在近旁,別有一種滋味與情趣。
天晴時,潭水如鏡,藍天白云、綠樹青山、小亭木屋倒映潭中,水光山色渾然一體,如一幅風景油畫。而各色魚兒在潭中悠然游動,鳥兒在湖邊鳴叫翻飛,雄壯粗獷的潭溪山,增添了許多婀娜。在晚間,卻是另一種景象。萬籟俱寂、月明星稀,木屋的璀璨燈火與天上的閃閃星光映入水潭,微風輕拂,潭水蕩漾,五光十色,繽紛搖曳,如夢如幻。山靜風響,夜黑水炫,情景難以用筆墨描述。
編輯:王磊